• 普乐

  • 国家放大招:最高性价比药物,肯定要火了 !

    浏览量:124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  :2017-05-27

    医药网5月26日讯 找到那些“最划算”的药, 国家开始行动了

     
        23日,人社部网站公布,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要求,对专家评审提出的拟谈判药品,人社部与其生产企业沟通谈判意向后,已确定银杏内酯注射液等44个品种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 。
     
        这就意味着,在4月19日人社部公布确定将44个品种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后,作为国家医保谈判新政的第二批44个产品 ,真正走完了入围国家付费范围的程序,正式进入“政府买单”范畴;而“补缺 、选优、支持创新 、鼓励竞争”的医保品种遴选思路和更多考虑“效价比”的卫生经济学考量也由此落地。
     
        ▍控费 !控费 !
     
        “以往的提法都是安全 、有效、经济,现在社保文件把‘经济’排在‘有效’之前,充分说明在医保基金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 ,医保准入要把经济性放在重要位置。”在日前召开的2017北京大学药物经济学媒体研讨会上,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吴久鸿指出。
     
        控费 ,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公众和医药产业必需面对的最迫切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人社部公布的2015年社保数据中,北京、天津、湖北、重庆 、贵州和新疆建设兵团六个地区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不足6个月支出 ,远低于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6~9个月的平均支付水平。
     
        而社科院此前发布的《“十三五”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也表明,全国多数地区的职工医保基金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缺口。
     
        中国2017年深化医疗改革重点工作中 ,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9月底前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其中,控制药品费用,成为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重点措施——而随着按病种付费等打包算法,医保对于医院药品的管控将越来越直接 。
     
        “随着中国医疗费用支出增长迅速 ,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科学评价并有效配置医药资源,成为中国医学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室主任赵琨在前述会议上表示。
     
        ▍寻找“最高”性价比
     
        药物经济学概念对中国而言并不陌生。
     
        基于“药物价值”客观评价的药物经济学,近年来在国际成熟市场获得广泛应用和认可 ,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医保目录评审、招标采购、价格谈判等国家医改提供工具、方法论和决策依据,并在深化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每每年终多地就频频传出医保基金“穿底”消息的当下,这一科学控费和评估药品性价比的方法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 。
     
        中国学者高润霖院士及刘国恩教授联合国外学者发表在BMC Health Serv Res. 的“血压血脂规范管理的长期社会价值分析”的研究显示,包括延长寿命、减少死亡、改善生存质量 、节约医疗成本等关键的社会和经济指标均作为关键指标考量 。
     
        “如果把这些避免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都换算成费用 ,将明显大于降压降脂药物的使用成本 ,也就是说,规范的血压血脂管理在全社会层面可以带来可观的净获益。” 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宣建伟教授透露。
     
        “对高血脂和高血压的长期规范的使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高品质药物进行干预,将对中国卫生医疗系统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价值;从政策层面 ,强化血压血脂干预 ,尤其是对血脂的重视和管理,对于扭转中国心血管疾病拐点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
     
        作为佐证的另一个例子来自《精确卫生经济学和结果研究支持精准医疗:大数据在创建价值之路上可满足各种患者的需求》报告。
     
        作为该报告作者之一的辉瑞中国药物经济学及结果研究副总监董鹏指出,精准药物经济学和结果研究,利用从大数据中提取 、推算出的各种干预措施及治疗路径的成本和结果的组合 ,给患者个体或具体高度特异性的患者群体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诊疗手段和支付水平。其可应用于制定干预政策、卫生技术评估、临床指南 、医患共同决策 、报销决策等多个场景,通过提供更有效的医疗资源分配方案,帮助实现精准医疗的承诺。
     
        “从根本上讲 ,精准医疗离不开大数据,而精准药物经济学及结果研究又是精准医疗的自然补充 。虽然大数据使优化诊疗方案似乎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医疗资源却不是无限的。”他说。
     
        辉瑞中国政府事务、市场准入及企业沟通部高级总监席庆认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普乐有效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对症下药 ,把更多的资源放在高品质、疗效好和安全性好的治疗性药物上 ,而不是一味地靠处方量排名来控制药物的支出 。”
     
        董鹏博士表示 ,“创新药进入中国以后,通过一系列的研究 ,将把高质量的药物经济学和卫生技术评估报告提供给普乐的决策者。”
     
        就此问题 ,药物经济学专家陶立波日前曾在公开场合提醒药企,“2017年版我国医保目录调整提出了动态调整、谈判目录等机制 ,并且开始要求企业提交药物经济学资料,这大大促进了该学科在我国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很多企业开始积极地做这件事情了 。”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地方医保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政策探索 ,天津、广州等地医保就有委托研究机构探索基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准入决策支持方法,包括企业需提交的资料有哪些 、怎么评估数据质量、如何评分等 ,相信这些地方探索经验相信将来也会影响国家医保的政策制定 ,企业应当未雨绸缪了。


    热线电话(办公室) 0838-5106622
    不良反应(工作日) 0838-5102216
    人力资源 0838-5581887
    表单大师
    问卷星
  • XML地图